没人会想到防控政策变化的如此之快,放开的如此彻底。
10天以前各地还在加大力度建方仓,那时候如果要说10天以后就全面放开,连行程码都下线,肯定没人会信的。

这10天我们经历了取消全员核酸,取消各种封控,不再要求核酸阴性证明,昨天又下线了行程码。人们的思想与承受力明显跟不上政策的节奏了。
10天以前,身边的人有8成都是反对当时那种高强度的高压封控措施的。
而如今又反了过来,很多人又开始抱怨放开的太快了。甚至有人说应该继续封控,从原来说再不放开就要饿死了,到现在说命都没了还挣钱干什么?
个人最大的感悟就是,面对防控政策,除了加快自己的脚步跟上,没什么其他好的选择了。
对于到现在还想继续封控的人,还没弄明白的一点就是,放开不是不需要防了,而是不放开不行了。
在当时很多城市已经封了100多天了,还没有清零。很多小区甚至100多天居民都不能下楼,但是还是陆续有阳性的被拉走。
经历了石家庄三年来最严的一次长期封控,然而就这种严厉的措施之下,封控了一个月,一天的感染人数最高竟然达到了3000人。
一所大学的全员集中隔离管控,就已经耗尽了这个城市几乎所有能调动的资源。
紧接着陆续更多的城市开始爆雷了。
到最后是不是不防,而是没法再防了。可能最初的预想是无论多大的困难,先熬过这个冬天。只可惜新的毒株传播太快,太难防范。
万幸的是,根据广州的数据来看新型的毒株危害性并不大。

这个时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会放开了。很多人可能无法接受,为什么放开的力度这么大,为什么不慢慢的一步一步的来。
其实只要放开了,不管力的力度大小,结果基本都是一样的。
行程码下线,标志着已经到了下一个阶段。
其实之前的三年时间我们做的一直都是防疫,现在开始的才是抗疫,和疫情做斗争。
我身边所认识的人一个又一个的阳了。他们自己描述的阳了并不是没有感觉,轻一点像是轻感冒重一点就像是重感冒。最严重的发烧40度,好在吃了药三天也就好了。
但是这种发烧程度,如果是在儿童或者老人身上的话,那可能危害就大了。
更可怕的是很多人因为害怕病毒,开始胡乱服用药物或者私自加大药量。据一位医生讲,他们医院到现在还没有接收治过一位因为病毒引起的重症患者,然而却已经接了十几个因为乱服用药物,而引起的危重病人。
其实各个媒体新闻上已经在不停的告诉人们什么样的症状,吃什么样的药。不过很多人可能是没有看或者是看了也没记住,或者是更相信自己的决定。
我身边就有个朋友在发烧以后吃了连花清瘟又吃了布洛芬,然后又吃了退热的感冒药。万幸的是可能是因为他年轻,没有什么太严重的不良反应。
我所在的小区快递员也都因为阳了在家休息,快递也没人派送。
生活秩序很平稳,人们虽然依然焦虑,但是至少不再担心有可能会被拉走隔离。
那些不需要上班的人大多还跟封控时候一样,还是躲在家里轻易不出门,以前封控的时候还总是偷着下楼的大爷大妈们,现在喊他都不下去了。
这个时候对于这些人来讲,可能要比封控时候更安全些,因为至少不用去做核酸了,密切接触的机会也少了。
昨天有邻居吵架,楼下对楼上说,你再这么继续,弄出那么大噪音的话我就上去,咱们当面评理,反正我阳了,你不怕传染就行。
楼上的邻居没回话,旁边倒有个邻居说,现在早晚都得阳,谁怕谁呀。
身边的人绝大多数对病毒的恐惧心理已经越来越小了,也不再担心会被拉走隔离。更多的是理性的对待,更重视自我的防控,都想着是越晚被感染越好。
我家也是如此,疫情这三年,我家储备最多的可能就是各种感冒药退烧药了。现在基本上不去菜市场,社区团购买的菜拿回家以后都先放在门口消毒,放置一天以后再拿进来。
孩子的下楼活动也全都取消了,对于我们来讲最担心的就是老人和孩子。
很清楚,现在的医院医疗资源肯定是十分紧张的,一旦老人孩子生了病,会是很麻烦。
有人很焦虑的,说这种情况到底要持续多久呢?其实乐观点来说,只要过了这个冬天就都好了。
明白的人都知道,我们已经回不去了,不可能再回到封控的时候,现在再要求加强防控政策已经不可能了。
以前防控的时候只要听国家安排就可以了,只要待在家里不出门。现在有一多半是要靠自己了,做好自己的防护,即便病了也只能自己在家治疗。
无论个人接受与否,都只能接受。这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只要熬过去了,2023年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转载请注明:下线是什么意思网络,下线是什么意思网络用语 | TIKTOK导航 TK123导航 | TikTok运营网址资源导航 TikTok Shop TK小店资源导航 【TK要要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