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赞图标怎么制作出来,点赞图标怎么画

TIKTOK资讯 2年前 (2023) code
25 0

近年来,微信这一提供即时通讯服务的免费应用程序在超过十亿人中广泛应用,为相互交流信息提供了极大便利,几乎成为人们工作生活中沟通交流须臾离不了的至爱工具。

在微信平台上,用户若要对浏览的信息表示认可、赞同或支持时,只需指尖轻轻一点代表“赞”的心形图标便完事大吉。“点赞”作为一种回应方式,由于操作简单、方便,快捷使用率非常高。有人甚至成了本能反应、习惯性动作,有时不假思索眼疾手快,心未动手已点。“点赞”几乎成了人们在微信平台最主要互动方式且迅速流行,大有横扫一切、替代一切褒义词的气势和趋势。

“赞”即称美,称赞、夸奖之意,可组词为赞扬、赞同、赞许、赞美、赞誉、赞叹、赞赏、赞不绝口等。“点赞”作为网络用语主要有以下表现形式:

夸赞式“点赞”——对某种观点表示赞同、支持;

互动式“点赞——仅仅表示对发帖已阅览;
礼貌式“点赞”——为了给发帖者面子而捧场;
祈求式“点赞”——利益驱使,如宣传某种产品、参加某项比赛等活动祈求帮忙“点赞”;
随意式“点赞”——不辨事理,习惯性动作,一股脑地惯性“点赞”等不一而足。

有的人无论是赞同、反对还是模棱两可都统统“点赞”,形成了不由自主的动作。殊不知,因“点赞”造成的尴尬不胜枚举。如某领导在群里发帖后,下属纷纷“点赞”。领导突然在群里说:“怎么点不开链接呀?”群里顿时鸦雀无声,面面相觑,尴尬至极;再如对住院治病、深夜加班、路途堵车等窘境的发帖也“点赞”,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令人啼笑皆非。

我国汉语词汇浩如烟海,表达方式多种多样。若时间紧张无暇“字斟句酌”,偶尔“点赞”无可厚非。在成千上万的汉语词汇中,不认真推敲用何词语点评最恰如其分,而是不假思索一股脑儿地“点赞”,未免有“敷衍”之嫌。即使是近义词之间也有细微差别,怎能一“点”了之。更有甚者,不论何种场合滥用“点赞”,既不严肃,又有偷梁换柱、词不达意之嫌疑。“点赞”者“随心所欲”,被赞者沉浸在虚幻的美感中自我陶醉。如此有形无实、言不由衷的“点赞”,早已背离了“赞”的本意,也难以达到有效的情感交流。

如果不加节制地滥用“点赞”,我国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语言文化将变得干瘪如柴,味同爵腊。长此以往,比如赞扬我国文学作品的形容词——脍炙人口、隽永含蓄、妙笔生花、鞭辟入里、意味深长等褒义词将不复存在,何谈传承发展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

毋庸置疑,任何事物都是发展的,语言也应发展,词汇也该丰富。发展均应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朝着正确、进步的方向发展。如果方向错了,顺流而下就会南辕北辙。最令人担忧的是,人类大脑如果长期处于简单思维甚至停滞状态,有可能萎缩甚至退化。这绝非危言耸听、亦非杞人忧天。

“点赞”应适时、适度。曹玉想

点赞图标怎么制作出来,点赞图标怎么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