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山区的一个村子里有兄弟两人,到秦岭砍柴,哥哥叫刘安,弟弟叫刘生。弟弟走进了深山,哥哥再也没能找到他,急忙回家告诉了父亲。老人听说小儿子找不到,又气又怨,冲着老二说:“你不带着弟弟一起走,现在落得个兄弟分散。你明明知道弟弟身体瘦弱,不加防护,听任他一个人到处乱走。看来他不是被豺狼虎豹吞吃了,就一定是跌下悬崖摔死了!你是不是怕我死了之后,几亩山田不能一人独占,所以幸灾乐祸,对他死活不管,个人单独回来的?”老二自己无法表白,只是痛哭流涕,发誓说自己决不是那样自私的人,然后他跟随父亲到山中去寻找,找遍山林也看不到一个影,后来就把这件事丢在一边了。

很快二年过去了,因秋收到了,老人倒背着双手巡回田间,看着就要收获的庄稼,有位猎人经过这里,左手提着野鸡野兔,右手牵着一头活生生的黑狐狸,那黑狐狸毛色光亮得如同涂了一层黑漆,照得出人影,双目炯炯有神。盯着老人不肯再走,样子很可怜。老人见了不忍心,便花了二千钱把黑狐买下来,准备放掉它。猎人说:“不能放!这是一只凶恶的狐狸,会兴妖作怪的。”老人回答说:“如果它真的是妖怪,我放了它,它一定会报答我,到时候你也会得到好处的。”终于把黑狐放了。那黑狐朝老人叩了个头,飞奔而去。转眼之间就不知去向了。老人目送着黑狐,笑着说:“这黑狐蠢头蠢脑的,本领不过如此罢了。能够兴妖作怪的狐狸恐怕不会是这个样子。"猎人听了也笑着走了。

有一天,老人有事进京,半路上天气突变,下起了大雪,山路迷漫,很不好走。正在一瘸一拐地往前赶路的时候,忽然从另一条小路上走来个老太婆,对老人说:“老伯太辛苦了,这么大的雪,天色已近黄昏,前面离开有人家的村庄还很远,我看你年纪这么大了,何不暂且到寒舍去歇息一会?"老人感激她的盛情邀请,便同意了。老太婆调转头带着老人往家走,跨过一条沟坳便到了家。她在门上轻轻敲了几下,有一个服饰华丽、相貌美丽的丫环趟了出来,称呼老太婆为太太。老太婆吩咐说:“客人来了,快去预备酒菜,再把三姐叫来。”丫环答应着走了。老太婆把老人请到庭堂,分宾主坐下。老人向屋内外环视一下,只见房屋十分宽敞,院墙高高的,房内陈设着稀奇的珍品,连名称都叫不出,显然是富有的大户,不像山村人家。老人自愧乡下人孤陋寡闻,不识珍宝,倒有些局促不安起来。

一会儿,听到屏后面传来笑语声,有四五个美貌的丫头环簇拥着一位女郎出来,大约十七八岁,容貌美丽,体态轻盈,光彩照人,身穿绣花的衣裙,真象画中的仙女。老人慌得不知如何是好,坐也不是站也不是。那女郎见到老人,突然一惊,脸上流露出惊喜的神色,在老太婆耳边轻轻说了好多话。老太婆听后拍手大笑起来,说:“真是天大的奇事!既然是你的恩人,马上叩头致谢吧!”女郎走下如阶,把老人敬若神仙一样,恭恭敬敬地叩起头来。老人正要起身答礼,谁知被两个丫环按住,想弯下身来行个礼也办不到。那女郎给老人行罢礼,老太婆又上前来行礼说:“上天给的缘分,让我们无意是相遇了。你的大恩大德,不是行个礼就报答得了的,请允许慢慢报答吧!"老人被她们搞糊涂了,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只得说:“我这身老骨头有什么修善积德,值得受你们这样重礼,你们不是搞错了吧?"老太婆说:“老伯年龄大,多健忘,以前的事记不得了,等以后慢慢告诉你吧。”接着摆开宴席,老人坐首位,单独占一席,那老太婆和女郎合占一席,坐在下席。酒菜都端了上来,山珍海味,十分丰盛,老人一样样品尝,觉得美味可口,却叫不出它们的名称,只得津津有味地慢斟细嚼,细细地品尝那些菜肴的花色和滋味罢了。喝过两遍酒,女郎亲自起来倒满一杯酒,跪着献给老人。老人急忙站起身退出座位,口中连声说不敢!不敢!老太婆说:这不过是她的一点小小的心意,请不要推却!”老人干院三杯敬酒,入席坐下。老太婆问起他住在何处,姓甚名谁,老人照实回答了。老太婆看着女郎说:“与你的表妹夫是同乡,还同姓哪!也许就是你表妹夫同族的叔伯长辈吧?”又问老人:“请问尊夫人多大年岁了,有几个子女?
老人回答说:“我没有女儿,老妻还在,今年五十二岁,四个儿子只剩下两个,大的二十岁,在家种田,小的如果还在的话,今年也该十七岁了。二年前,他进山采药丢失了,大约已不在人世了。”
老太婆听了,惊惶地朝四周看了看说:“唉!你的小公子是不是长得很清瘦、长长的双眉、眉间有一点记印呢?”
老人惶惑地反问:“对呀!真与你说的一模一样,你怎么知道的?”
老太婆对女郎说:“怪不得说起来与阿华的情况符合,这位恩人多半是他的老父亲!”
女郎说:“阿华说起话来有点口吃的毛病,而且喜欢吃未熟的山桃。老人家何不问问恩人,他有没有这些习惯?如有的话,肯定就是的了!”
老人听了女郎的话,立刻伤心流泪说:“我那蠢儿是有口吃的毛病,也有爱吃未熟山桃的怪习惯,肯定是我儿子,没有什么可疑的了!”

老太婆高兴地说:“我们正在发愁没有办法报答你的恩情,今天能使你们父子团圆,真是太高兴了!”急忙把那个漂亮的丫环叫来,轻轻地耳语了几句,那丫环欢欢喜喜地去了。过了一会,只听那丫环进来报告说:“来了!来了!”当即看见一位衣着华丽的少年,同一位打扮得很漂亮的妇女从外面进来。老太婆指着老人对那少年说:“你认识这位是谁吗?”少年一看自己的父亲,便大哭起来,急步上前跪在父亲面前。老人一时倒楞住了,只是用眼睛询问老太婆,老太婆说:“恩人不要疑虑,请看你两年前丢失的儿子,与现在这位年轻人比较,有何不同?”于是,老人借着灯光仔细端详,跪在面前的真是自己的儿子,一时百感交集,激动万分,禁不住泪水扑簌簌掉下。老太婆和女郎在一旁好言相劝,父子才停止哭泣。那随着儿子一起进来的妇人,走上前来行礼,老人问是谁?老太婆说:“这是我的外甥女,名叫阿青,早已是恩人的儿媳妇了。两年前,令郎在山上砍柴,不当心失足落进悬崖,我外甥女刚巧经过那里,将他救起。那时外甥女柔弱,还未定亲,我便擅自作主,让令郎入赘你了女婿,想不到他竟是恩人的儿子。如果知道,早就送他回家了。今天你们父子能在这里团聚,决非偶然,理所当然叫我外甥女回家去服侍公婆了。”
老人致谢说:“感谢你的大恩大德,见到了儿子,又有了媳妇,真是我一生的大幸!不过,我们家境贫困,实在不敢委屈外甥女。再说我还有事要到京城去,这事以后慢慢说吧。”
老太婆说:“恩人用不着推辞,我外甥女既然已嫁给令郎,素妆布裙,粗茶淡饭,是理所当然的。你这也不过是为了弄点钱什么的,我们备了少许嫁妆,虽然不很丰盛,但也不算少,敢保恩人下半世不再求助于人了。”
老人喜出望外,当晚高高兴兴地喝完酒便散席了。小儿子陪伴父亲睡在西厅,老人在枕旁详详细细地问了事情的来龙去脉,父子俩你一言我一语,不满肚子说不完的话,到鸡叫头遍才睡。
第二天,老太婆叫阿青整理行装准备随老人回去。到要走的前一天,老太婆又备了酒为他们送行。酒喝到第二遍的时候,老太婆站起身来离开席位说:“我们一起相处了几天,恩人知道我是什么人了吗?”
老人恍然感到惭愧,自我责备说:“我这个老糊涂,只知道关心自己的儿子,其他事竟没能想到,真是不该!那么,你能把您家族情况说给我听吗?”
老太婆说:“我姓姚,本是陕西西县人,外甥女姓葛,是同一个村庄的。我很早就死了丈夫,没有儿子,膝下只剩下这个女儿,排行第三,名叫阿美,她承蒙恩人搭救才能活到今天。我们天天盼望报答你的恩情,但一直未能实现。现在知道令大郎也没有成婚,我愿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你不会嫌弃吧?”
老人辞谢说:“承蒙您成全甥女和小儿的婚事,已经喜出望外,怎么还敢再让您心爱的女儿跟我们一起去受苦呢?”
老太婆说:“我没读过书,只知道说出了话便不能再收回。请你老先回去。有些嫁妆,等我粗略地准备一下,就亲自将新娘用车子送到府上,不必烦劳你家来迎娶了。”
老人推让不了,只得从小儿子那里取来一枚雕刻的玉香球,作为定亲的信物。老太婆接过来挂在阿美胸前。阿美低下了头,很是害羞。
第二天早晨,老人一行登程回家。大家互相告别,依依不舍,不免都淌下了眼泪。门前已预备了三辆牛车,老人父子乘一辆,阿青及两个丫环乘一辆,还有一辆装载着包裹、箱子等贵重物品,车轮滚滚向前进发了。山路高低不平,看上去前面的道路又狭又窄,车辆似乎不能通过,但当车经过的时候,道路却宽绰有余,并且也不感觉到上下颠簸。老人是个朴实厚道的人,见到这么奇怪的现象也没深究,只是一个劲地赞赏车辆制造的精巧和健壮能跑罢了。

不到黄昏时候,三辆牛车停下不走了。老人一看,已经到家门口了,车辆速度之快简直使他惊叹不止。二儿子出门见到父亲,惊奇地问父亲怎么回来得这样快,财物这样多?随即又看到久别的弟弟和三个美丽的女郎,竟发了呆,张口结舌说不出话来,老人也来不及把详细情况告诉他.先叫小儿子带了媳妇去见母亲:看着车上的物品卸完,要把车夫留下来过夜,赏了他们很多钱并招待喝酒吃饭。车夫们吃饱喝足,道谢后便要走。老人见天色已近黄昏路途又很遥远,竭力阻止他们上路,但是车子已经驶走了。老人正急得跺脚,怪这些车夫何苦要走夜路的时候,忽然看见离他数十步远的地方,一辆车被树根绊倒,翻滚到田里,侧着车身,再也扶不起来。老人急忙上前抢救,奇怪的是,那翻倒的已不是先前的牛车,而变成了草人、草牛和一辆麦秸编扎的车了。老人大吃一惊,跑去告诉小儿子。阿青听了说:“我舅母本来有这种变戏法的本领,有时喜欢露一手,用不着奇怪。”赶紧叫丈夫把那些东西收起来,藏在箱子里。
老人进房见了妻子,把阿青的来由全都告诉了她,并诉说了为二儿子定亲的事,妻子听后又惊又喜。事情很快传开,左邻右舍都来庆贺。凡是见到阿青的人,都被她的美貌吸引住了,男的神魂颠倒,女的羡慕得了不得,可是背地里人们却有各种各样的猜测、怀疑,一时间,人们议论纷纷。
住了不多久,阿青对丈夫说:“你去对父亲说,快准备宴席,舅母送三姐来了。”小儿子去告诉父亲,父亲不信,说:“唉!你媳妇偶尔作了这样的梦,你怎么竟也相信了?"小儿子感到惭愧,退了出来。约莫一顿饭的功夫,听少,老人得门外人声喧哗,拥挤在门外的人好象很不少,老人急忙出去看个究竟,只见那老太婆已下了车,有五六个侍女扶着阿美走来,红色的头巾罩住脸,身穿绣花的绸缎衣裳,一下子拥进门来,嫁妆跟着也抬了进来,数不清的光彩夺目的物品,一时间堆满了草屋。老太婆手一挥,跟随来的仆人和车马一下子就无无踪了。

老太婆对老人说:“老亲家不要慌张,凡是用得到的东西,想必我外甥女都已预备齐全了,不要再挑选什么吉祥的日子,今天就好,请女婿出来拜堂吧!”这时,淳朴的刘安不好意思地迟疑不前,扭扭捏捏地不象个拜堂的样子,那些陪随来的丫环们,见他这付囧态,都禁不住笑了起来。新郎新娘进入新房相互喝了合婚酒这后,阿青早指挥人摆下等席,鸡鸭鱼肉各色各样美味佳肴,应有尽有谁也说不上是什么时候、什么人预先准备的。老夫妇俩看到这番情景,惊奇极了。当大家一起坐下来吃喜酒。喝完喜酒,老人见屋内嫁妆堆积如山,担心房间过于狭小,盛不了这些东西。老太婆猜到了他的心思."说:“亲家不用发愁,即使比这嫁妆再多几倍的东西,也放得下。”说完就叫那些丫环们来来往往地搬运,本来挤满客堂里和走廊檐下的各种物品,都被搬进了洞房。房屋并未加宽,而嫁妆却安放得整整齐齐、妥妥当当,还空出不小的地方。老人暗暗赞叹,富贵人家做事真有办法,能按现有的地方巧作安排,不象我们贫苦人家,多收几斗麦,或多添了一瓮咸菜,便把草屋塞得又挤又乱,连坐卧的地方都没有了。看了人家的安排,不论心计还是本领,我都差得远了。
三天后,老太婆要走了,留下两个丫环作陪嫁,临走前,老人对老伴说:“亲家母与我初次见面的时候,说我对她女儿有救命之恩,所以将阿美许配给了我家刘安。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当时我不便追根究底地问个明白,现在你不妨私下去问问她,不要再糊里糊涂混下去,闷死人了。”
妻子按老人的话去问老太婆,老太婆回答说:“我女儿已在你家了,你慢慢去问就会知道了。”说完急急忙忙上车走了。老人又叮嘱刘安有机会的时候问问阿樨,阿美回答说:“父亲自己做的好事自己最清楚,何必问我呢?”老人得不到答复,始终弄不清是怎么回事,只得安下心来。
两位新媳妇进门后,孝顺公婆,夫妻间恩恩爱爱,从来没有闲话。而且,家中吃的、用的、穿的都很富裕。凡是各种需要用的物品,只要到箱子中去取,应有尽有。因此,看上去是农家,实际上和富贵人家没有不同。村里的人倾心两个媳妇的美貌,羡慕老人的富裕,都睁大眼睛望着。也有一些小偷无赖,趁着黑夜摸进房来偷窃,往往被两个媳妇察到,将他们作弄一番。虽然没受损失,但老人却为这些麻烦感到苦恼。
一次,老人偶然到田里去,看见早前的那个猎人坐在村子里,正在耍弄一条狗。老人走近一看,那条狗毛长长的,眼睛碧绿,相貌十分凶恶。老人称赞说:“这就是常说的狮子狗吗?”

猎人说:“不!不!这叫逐虎犬,能吓跑老虎,如果家中养一条的话,不论强盗小偷,还是象昆仑奴那样有本领的人,都害怕它的。我以八千文钱从一个贩羊的回民手里买来,就是齐卢、秦猃那些有名的猎狗也比不过它。"
老人肚里寻思:拿出八千文钱是容易的,只要把这条凶狗买下来,还怕什么盗贼?便拿出十千文钱,打算把它买下。
猎人说:“不行!这条狗能把人咬死的。"老人说:“我正要它能咬死人哪!”便牵着狗回到家中。
刚把那条凶狗放在院子里,恰巧两位新媳妇从后院过来。她们又说又笑得正热闹,突然见了狗,顿时屏住声息,吓得脸色都变了,朝狗瞥了一眼,回头便走。不料,那条猎狗狂吼起来,窜上去咬住了阿青。老人吃了一惊,拚命呼叫,但阿青已被咬断了喉咙,倒在地上一动不动。那狗丢下阿青又去追阿美、一口咬住了她的脚后跟,阿美被摔出去十多步。也倒了下来。两个儿子听到惊叫声也奔了出来,和父亲一起极力狠打那条狗。再去救阿青、阿美,已经死了,只见两只黑狐狸躺在地上,衣服鞋袜象蝉蜕一般。两个儿子见自己的妻子死得这么惨,号啕大哭起来。老人在一旁惊恐地站了好长时间,猛然想起了早先买下黑狐狸放生的事,所以老太婆才说有救命之恩呀!他又是悲伤又是悔恨,同情这些知恩图报的狐狸,商量着用棺材衣被好好安葬她们,
正在商议的时候,忽听得有人哭着从门外进来,不是别人,正是那位老太婆。老太婆坐在地上,抱起两具尸体痛哭起来,老人一家也围在旁边号啕大哭,哭声连左邻右舍都能听到。老太婆用手摸了摸阿青、阿美的胸口说:“幸亏还有救,我带去喂她们吃些药就行了。”老人带两个儿子操起结实的木棍把那条狗绑起来,活活打死。老太婆见了·感谢地说:“亲家这个举动足可表明心意了。”她随即在自己腰部解下一个白布袋,把阿青、阿美放在里面,背在身上出了门。老人与儿子急步追去送行,老太婆已经消失不见了。
转载请注明:黑狐提词APP怎么样,黑狐提词APP能转多长时间的视频 | TIKTOK导航 TK123导航 | TikTok运营网址资源导航 TikTok Shop TK小店资源导航 【TK要要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