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新年贺词中这句振奋人心的话,温暖和激励着无数人,其中就包括西城区陶然亭街道南华里社区党委书记杨欣宇。在近十年的社区工作中,他让自己成为那个为居民“急难愁盼”努力奔跑的人,成为让老旧小区生态发生“质变”的追梦人。
从“吐槽大会”到一起用心干
“书记,这门口的砖得修修了!”“咱这物业不行啊!”“您看这楼道是不是该清理一下了。”南华里社区是老旧回迁小区,环境“有点差”,居民们的“支招”说着说着就成了“吐槽大会”。杨欣宇不急不躁,耐心听大家把话说完。许是因为“脾气好”,来找他聊天的人越来越多,没几个月,他这个新来的党委书记便“家喻户晓”。
有一次,小区里一位住户因看不惯公共区域堆物堆料,在网上发了帖,配文“我没想到二环内还有这样的环境”。消息一出,引发了不少关注。这么多人关注会不会给工作和社区带来不良影响?杨欣宇没有慌,反倒是觉得“时机到了”。
“我跟大伙儿讲个事儿,有天我陪一位专家逛咱小区,正向他解释咱家门口为啥会出现堆物堆料,突然这位专家弯腰捡起一个塑料瓶丢进了垃圾桶,他说‘顺手的事为啥一定要等物业来干’。说句心里话,那会儿我真觉得脸红。咱小区基础条件确实有限,但这不是咱逃避的理由,自己家门口还得自己上心。”杨欣宇一改往日的“随和”,话说得掷地有声。
随后,全体支部书记“包片上岗”,承担起了小区环境维护工作。大伙儿通过周末卫生大扫除清理了绿地中的“白色垃圾”,通过“党组织服务群众经费”买了花种与树种,在与物业建立起密切沟通后,实现了小区公共基础设施保修换新工作。两年来,不仅小区环境好了,乱丢垃圾的人也少了。“居民但凡开始参与到小区环境维护中去,就会自觉遵守文明公约并监督他人养成文明习惯,因为大家都明白,劳动成果来之不易。”杨欣宇说。
实行“首问责任制”
别看杨欣宇在居民面前“好脾气”,对待社工队伍建设却分外严格,因为他坚信“脚得落到实处,才能对得起居民的这份信任”。
早在2017年,南华里社区便尝试建立“全能窗口”,推行“全能社工”。而这事还得从一位“不满意的居民”说起。那时,杨欣宇刚任职社区党委书记,一位居民来给母亲办理老年卡,碰巧办卡的社工入户了。“办理业务的社工不在,您下午来看看吧。”但对于这样的回复,该居民并不买账。闻声赶来的杨欣宇了解情况后,决定改改这个“规矩”。“咱要推行首问责任制,这件事谁第一个知道的,谁就负责到底,即使不是自己的管辖范围,也得追踪到底,直至事情结束,居民满意。”杨欣宇当即做出表率,与这位居民建立了联系,“一问到底”帮这位居民顺利拿到了母亲的“老年卡”。
还有一次,小区因为变压器不稳定,许多家庭天然气供应不足,居民去物业“讨说法”。杨欣宇接到物业经理的求助电话,三步并两步地往现场赶。“相信我,一定圆满解决,给大伙一个满意的答复。”杨欣宇苦口婆心,说得口干舌燥。忽然,人群中走出一个人,朝大伙儿喊了句话:“这不是物业经理,是咱社区党委书记,是来给咱解决问题的。”杨欣宇定睛一看,正是前几天来社区办理老年卡的居民。
“事情做到居民心坎里,大伙才会信任咱们,社区有力量,家园建设有效果。” 杨欣宇说,“社区是个大家庭,需要大家相互理解,共同参与,只有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咱们家园建设才能朝着和谐、永固的方向不断发展。”
本报记者 贾祥伟
编辑:郭泊言
审核:刘博洋
监制:丁刚
转载请注明:杨欣宇个人资料,杨欣宇个人资料年龄 | TIKTOK导航 TK123导航 | TikTok运营网址资源导航 TikTok Shop TK小店资源导航 【TK要要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