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前请点击“关注”,每天2篇职场文章陪你成长哦。

作者|杨小米+小旭 编辑|小辰
来源|遇见小mi(ID:yujianxiaomi2015)
大家好,我是小米团队的小旭。
我已经两年没回家过年了,去年是因为疫情,今年说起来惭愧,因为欠了很大一笔债务,负担不起往返的路费(上海到哈尔滨往返机票将近4000块)。
去年6月到8月,我刷光了信用卡的全部额度,欠了四万多,只为做一件事——买盲盒。
(盲盒一般一套有12种不同款式,买之前不知道具体款式,具有随机属性,只有打开才知道自己抽到了什么。
很多人追求凑齐完整一套,会买很多盲盒,但买的过程中会买到很多重复的款,也不能退,加一起,要花很多钱才能凑齐一套。)

▲前几天整理了盲盒柜,之前为了填坑卖掉过一些,还剩下这些自己比较喜欢的
当时我刚毕业参加工作,每月工资除去必要生活开支,只有2000元左右的富余。
在网上看办信用卡可以免费获赠一年B站大会员,就被吸引着办了,那会儿还没入盲盒的坑,办的这张信用卡给后续的负债埋下了隐患。
信用卡额度不高,2万5的基本额度加上五千临时额度,总计3万元。
加上花呗、抖音月付的借贷额度,共有小4万元,接触盲盒后,这些全被我在三个月内刷光了。

▲我6~8月,三个月内的信用卡账单
现在我每月的工资除去生活所需,全部用于还款,已经还清了一半,还有2万元正在填坑。
这段经历我本不打算和旁人分享,实在太丢人了,但因为要写文章,感觉是个很好的反面素材,也有警示的作用,做了一番心理斗争后,还是决定写出来分享给大家。
01
入坑:偶然在抖音刷到盲盒直播间
我一开始其实对这类产品并不感兴趣,看有人动辄花几千买手办珍藏,还有些嗤之以鼻,不理解。
直到刷抖音偶然刷到的一个直播间,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直播间里,主播蒙着眼,前面放着能装进一个人的大桶,桶里各种各样的盲盒堆得满满登登,桶身缓慢旋转。
直播间的规则是,19.9元就可以让主播蒙着眼睛抓一次盲盒,抓到哪个发哪个。
这样的直播形式我还是第一次见,觉得特别新奇,观望了一会儿,看参与的人很多。
当时连桶里的盲盒是什么价值都不清楚,就抱着好玩、试一试的心态,下了两单,抽到了其中一款江户姬的盲盒,拆的时候就祈祷,千万别太丑。
好在,拆出来的这款,我很喜欢,是一个歌姬的形象,放在手掌心仔细观摩,小小的娃,手上的折扇和面具,刻画得栩栩如生,也太好看了吧~

▲图上的这款,之前我买的后来被我送给朋友了,就放一下官网上的图吧~
当时我对盲盒产业,完全不了解,主播说这些盲盒原价都是60多的,我只花19.9元就抽到了,觉得自己捡到了大便宜。
还体会到了拆盒前,面对不确定时的期待和拆到漂亮娃娃后喜出望外的兴奋,很沉醉于这一瞬间的快乐。
后来我就关注了那家直播间,连下了五六单,抽到的盲盒,我觉得都很漂亮,适合当办公室的摆件,本打算就此收手了。
直到六一儿童节时,公司举办了一场答题活动,连续答对5个脑筋急转弯,就能随机获得泡泡玛特盲盒一个。
我当时运气不好,轮到我时,盲盒发没了,只能看同事的眼馋。有个同事,拆出了夜之城系列的“公主”款,我借来观摩。
我本以为之前直播间抽到的那些盲盒已经很漂亮了,没想到这一款娃的细节刻画更加入微,连娃脸上的妆造,都是珠光质感的,也太好看了吧!

▲就是图上这款,实物的珠光质感更明显,
真的超级好看!
我虽然对盲盒了解不深,但泡泡玛特的大名,还是一直有所耳闻的,百闻不如一见,这一见,就爱上了,但69元一个的价格实在是太贵,当时舍不得原价去买。
突然想起自己之前19.9元的直播间大桶里,好像也有这款盲盒,虽然要看运气,但一个盲盒的原价,我能在直播间抽三四次,万一哪一次抽到了,不就赚到了吗?
就这样,我被泡泡玛特的设计吸引,又抱着在直播间抽盲盒能省钱、占便宜的心态,走上了不归路……
02
我走过最长的路,
是直播间的套路
我又回到19.9的直播间里,一口气下了20几单,想着也就几百块,20次随便中个几次就回本了,同时还能获得别的娃,值得!
但我想得太理想了,20几次都没抓到自己想要的,还抽了一堆我听都没听过的盲盒。
此时此刻,我还没意识到问题的所在,就觉得一定是这家盲盒种类太多,抽到的概率太低了。
我就去找同类型的直播间,每次单价被提到了39.9元,相对19.9元的贵了不少,但中奖的几率大,我先赌一赌,万一中了呢?
试探性地下了一单,居然真的抽中了!
这种巨大的占到便宜的心理一下子就冲昏了我的理智,我开始产生了赌徒的心态,想着,我中一次就能省下一半的钱,那我多中几个,不是赚大发了!
可事与愿违,除了第一次运气好,我一单一单地下,几乎每次都是保底,我很着急,开始跟自己的运气较劲。
想着我一次性下个4连单,咋的都能中一个,运气好的话能一下子中俩,虽然4单价格比原价贵了几十,但是有保底的娃,亏也亏不到哪去。
就这样,我心安理得地接受了自己会亏的事实,也在主播的一声声“可惜,差一点就中了”“再下两单,绝对欧你(让你幸运)”“宝子,下把抽个大的,肯定能回血”的话语中,迷失了自己,被引导着下了一单又一单。
在这个过程中,几千块钱就在无形中消费进去了(因为当时花得太疯狂,具体的金额已经记不清了)。
一整套抽完以后,主播还会现场直播开盒,当面展示每个盒中的款式。
这个时候,讨论区就炸锅了,大家开始讨论谁的娃好,谁的娃不好,过程中,我又接触到一些新的名词:底娃、大热款、雷娃、隐藏款……
原来,在盲盒圈子里,一个娃的价值,并不取决于它原价高低,而是取决于它的人气。
漂亮的款式,喜欢它的人多,价值也就水涨船高,往往能被炒出高于原价的价格,而一些不知名的盲盒或者不好看的款式,就会被打入冷宫,转卖价格低得可怜,也鲜有人愿意购买。
只有我这种刚接触盲盒不久的萌新,才会把保底的底娃当成宝贝,其实各大直播间中用作保底的娃,都是用特别低的价格,在某鱼上用比二手价还低的价格批量收购而来的。
嘴上说的底娃原价60多、80多,不过是利用人们想占小便宜的心理,套路一下不懂行的人,精明的商人是不会做赔本的买卖的。
知道这点后,我直呼上当,原来之前花了那么多钱买的娃,都是保底的娃,转卖10块钱都没人要,而大热款的娃,转卖价比原价还高,抽到这些娃才是真的“赚到”。
知道了这一点后,我买盲盒的心态就不像一开始那样单纯觉得好玩,而是开始衡量投入与回报,去追求那些看起来值得的、有升值空间和收藏价值的盲盒款式。
从这开始,我在盲盒上的投入再也止不住了。
03
不满足于普通盲盒,
开始追求稀缺的款式
后来我买盲盒的心越来越功利,盲盒在我眼中已经不单纯是装饰桌面的摆件,在参与直播抽盒的过程中,自己的幸运与不幸,都会被直播间无数双眼睛时刻注视着。
运气好的时候,一堆人喊着666、欧气,从中获得的巨大满足感让我停不下来。
运气差想收手的时候,一群人捧着说,富婆别走呀,继续抽,继续抽,即便心有不甘,我还是被哄着下了一单又一单。
有时候已经不清楚自己疯狂下单买盲盒,到底是出于自己实在的需求,还是只为满足无谓的虚荣心。
因为当时家离公司比较近,10分钟路程,我就经常邀请关系好的同事到家里来做客,“炫耀”自己的收藏,从同事那里收到的艳羡目光,也大大地满足了自己的虚荣心。
后来,在越来越多人的追捧下,我开始追求稀缺,去参与一些百人以上开团的大型抽盒活动,想在直播的时候,抽到那些概率只有1%的大奖,隐藏款、限量款、大娃……
为了提升中奖概率,我会一次性连下20~30单,确保肯定能抽到不错的奖品。
然后我就像着了魔,每次进直播间,不抽到大奖,就不停手,每次参与,基本都是1000元起步,上不封顶。
过程中如果抽到了不喜欢、重复的娃,就当场折换成抽奖次数,或者凑数换成其他更好的奖品。
除此之外,我开始和一些盲盒爱好者一样,有了想凑齐整套去收藏的心态。
当时加了一些盲盒的群组,看到一些讨论,说只有自己亲手抽到的娃,才是“亲生”的,直接从别人手里买确认的款式是没有灵魂的。

▲一些商家也使用亲女儿的话术进行宣传
我深信不疑,也为了能亲手攒出“亲生”的一套,一个一个去购买,买到重复的就半价回收或者转卖出去。
原本只要在官网买一套就能凑齐的盲盒,我在直播间花了比原价翻了一倍不止的价格,才堪堪凑齐。
就这样,我凑齐了泡泡玛特4个系列的盲盒,凑齐了2套全球限量发售3万箱(1箱=24套)的盲盒。
我还抽到过一个单价1000+的绝版盲盒,记得当时为了抽这款盲盒投了600元,抽到后我开心坏了,爱不释手,逢人便炫耀,这款盲盒市场价1000多,还绝版了!可珍惜了。

▲我淘到的已经绝版的盲盒
04
两个半月空窗期,
没有收入来源,花光存款
参与直播间抽盲盒的过程中,我仅存的一丝理智(其实是越陷越深……)告诉我,不能用余额里的现金购买,因为现金要用于交房租,维持生活。
可以先刷信用卡,然后分期还,先享受后付费,消费前置嘛~ 以后发工资慢慢还就行了~
说服了自己,我就心安理得地刷卡付费。
刷1千,想的是没事,不多,随时都能还上;
刷1万,想的是分12期还,每个月也就1000块,能付起;
刷2万,想的是自己之前收到人才补贴,存了1万做应急基金,还不上的时候还可以用存款;
刷3、4万,甚至把当年的年终奖都计划了进去,觉得自己年底发了奖金就能还。
我只沉浸在当下花钱的快感中,完全没有想到,生活不是一成不变,也不能完全按照自己想象中的方向发展的。
直到去年8月份,我失业了,经历了2个半月的空窗期,一边还钱,一边找工作,断了收入来源,切实感受到了还款的压力,变得焦虑了起来。
偶然间又刷到一条揭露盲盒直播抽奖套路的视频,我意识到自己这段时间掉进了直播间设置好的陷阱中,被商家玩得团团转。
原来,有一些直播间,表面看起来是全随机的抽奖,实际上是有一些暗箱操作的,比如设托;卡镜头视角偷换奖励;先确认好款式再放进奖池,当场拆开看不出痕迹等等,各种各样的套路和幕后操作,让人防不胜防。
即使是没有这种套路的直播间,种种抽奖机制的设计和各种诱导下单的话术,加上评论区观众的起哄附和,都十分考验人性。
失业了,我才发现,自己失去了收入来源后,以当下的经济水平,根本负担不起这么大一笔欠款,我就开始想各种办法回血。
眼下看,最快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变卖盲盒,一个一个卖,按照市场价大概回血原价一半左右的钱。
但我买的盲盒特别多,堆满了房间的一角,当时交接期还要上班,没有那么多时间和精力一个个地拍照联系买家,发货。
我只能找其他的渠道或者代理给其他人,帮我卖。

▲当时打包的一小部分
后来我联系到了二手盲盒拍卖的直播间,可以把盲盒批量邮寄过去,直播间帮忙转手拍卖给其他买家。
过程中代理、快递费用,会在售出的价格中,扣掉20%。如果有卖不掉的,会被寄回。
我先邮了一小部分过去,看销售效果怎么样,对方收到货的第二天,就被销售一空了,我看效果还不错,就又打包了两大箱寄过去,只留下自己特别喜欢、不忍出手的娃。
几天后,两大箱盲盒全卖掉了,回血6000块。

▲联系拍卖直播间,结算账款
卖出的这些,当初的投入是回血价的3倍不止,但眼下填坑要紧,纵使如此,6000块也只是杯水车薪。
2个半月的生活开销,加上前几个月每个月都要偿还七八千的欠款,让我不得不把手头1万元存款,也都花个一干二净。
05
花钱的时候多开心,
还款的时候就有多痛苦
直到去年10月份,我找到了现在的这份工作,重新恢复了经济来源,才稍微喘过来一口气。
但上海的生活成本也不低,剩下的2万元,还要还上一段时间,我在这段经历中,吸取到很多的教训。
花钱的时候有多开心,还款的时候就有多痛苦,但没办法,成年人要为自己犯下的错误,承担责任。
如今的互联网上,除了信用卡,还有五花八门的借贷平台,人们可以轻松申请到大大小小的借贷额度,同时也面对着大大小小的消费诱惑,人在消费欲望上头的时候是很难保持理性的。
我花钱的时候,感觉如果花的是自己的余额,会很心疼,不忍心花,但如果花的是借贷额度,就觉得以后再还也来得及。
一种是花自己现有的钱,一种是花自己未来的钱,花钱的体验完全不同,花贷款的时候是没有实感的。
过去看到过很多当事人因为负担不起贷款而选择轻生或犯罪的新闻,觉得当事人明知道自己无力偿还,还硬去花钱的行为很迷惑。
直到自己经历了这一遭,才明白,人不能太相信自己的自控能力。
好在我的信用卡额度本身不高,没有酿成无法填补的大坑,我也醒悟得早,及时脱身了出来。
至于盲盒,我依然喜欢其精巧独特的设计,但不会再像从前那般盲目地去购买了。
我的这段经历分享出来,就是希望大家遇到类似的诱惑时,能想起我的这段经验教训,多衡量一下,自己是不是真的需要。
如果用的是贷款,就考虑一下,在不在自己的承担能力范围内,不要被花花世界迷了双眼,等到失去后才追悔莫及。
杨小米:自媒体【遇见小mi】创始人,《行动变现》一书作者,心理学科班出身,定居在上海的山东人,3年从普通职员到市场总监,并创业,分享职场经验和成长故事
转载请注明:抖音盲盒开出来的礼物价值一览表,新盲盒全部礼物一览表 | TIKTOK导航 TK123导航 | TikTok运营网址资源导航 TikTok Shop TK小店资源导航 【TK要要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