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猪肉价格如同过山车——有人从市场供需、环保政策、资本入局各个方面去解读,慧哥不是专家,也不懂相关政策和资本运作,讲一下那些年我在老家养猪那些事。
一晃20年过去了,那时还没有禁止农户养猪的规定,慧哥不是养殖专业户,当时种着5亩农田,还做着生豆芽的小生意(https://m.toutiao.com/is/M7UCTM9/ - 宁阳:坚守传统的豆芽哥 - 今日头条),感觉豆芽的下角料(豆皮和不发芽的豆粒儿)浪费了有点可惜,也为了增加点收入,便萌生了养猪的念头。
宅基地院落不大,总计232平方米。于是就在小院的西南角垒起了一个大约15平方米的猪圈,猪圈地面水泥硬化,北高南低,猪圈墙南挖一储粪池,在猪圈北侧向阳的地方搭建了一个约5平方米的棚子作为猪舍,猪圈东墙下面掏空,用水泥石了一个长1.5米宽0.4米的大猪食槽,槽角留排水孔(平时堵住,下雨或刷槽时拔开)——那些年(1998年-2002年)生猪和猪肉价格相对稳定,单价分别在3元和5元上下波动。

于是在附近的大伯集买了四头二十多斤重的Zei好的小猪(当地管给猪去势叫Zei猪,慧哥两口子胆小,不敢听小猪被Zeⅰ的惨叫,所以总是买人家Zei好的),小猪价格当时大约6到7元,共600块钱左右——小猪们开始总是不安分不爱吃,饿过一天后就听话了肯吃了。
妻子是个勤快过日子的人,她总是把捞出的豆皮晒干,和不发芽的豆粒一起打成饲料,有空时再从地头割些青草(冬天则用晒干的草打成粗饲料),再加上自己种的玉米做精料,小猪们很喜欢吃——有时候做完生意站在猪圈旁看猪们吃食的样子,听着那哐哐的声音,觉得是一种乐趣。

猪们也非常听话,吃饱后就躺在棚子里,头朝南尾朝北晒太阳,屙尿都自觉地到猪圈东南角最低处,待它们排泄完毕,我便用水管冲干净,不让它们弄得身上太脏——那时除了订一些文学报刊,我还订了一份《农村大众》报和一份《农业知识》杂志,从中学习养猪知识,学会了饲料精粗配比,猪的疫病防治,也学会了给猪打针。
从8月底买猪到元旦前,四个月时间,小猪长成了大猪,都在200左右,平均每头猪每天长1斤多,猪粮肉料比大概1:2.5左右,当时玉米价格在0.8元左右,粮食成本240元,每头小猪成本120元,再加上防疫针药和粗饲料,平均每头猪盈利200多元。
养猪既不耽误种地和做生意,猪粪还可以当肥料,觉得还是有利可图(那时候工人月工资大约150多元,公办教师工资在180元,因为期间我当过民办教师,正式民师76元,代课教师40元,所以印象比较深刻)。
从那开始便一发而不可收,仅在一个15平方米大小的空间里,一年可以养三批猪,盈利2500元左右,就这样连续养了六年猪(后来猪价和肉价也是越来越贵,利润空间也有所波动)——直到后来宁阳县城取缔流动商贩,又加上环保趋紧,不让农户养猪,我才和那些白里透红圆滚滚的猪们(后来被叫做二师兄)告别!
转载请注明:猪吃食的声音mp3,猪吃食视频_吧唧嘴 | TIKTOK导航 TK123导航 | TikTok运营网址资源导航 TikTok Shop TK小店资源导航 【TK要要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