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以朱自清祖上迁徙奔波为原型创作的中篇小说。描述了一个儒商家族经商、从政的艰辛生存史,展现了清朝中后期苏北地区小商人、小官吏家庭的生活图景。内容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迁徙家族(中篇小说连载)
作者/苗蔚林
第二章:婚姻(上)
徐朋琞夫妇后事料理完毕后,朱云樾回到山阴家中,向父母讲述了事情的前因后果,朱老先生表示支持儿子的做法:余家遭遇不幸,年幼的孩子已无亲人,接到家中抚养其成人也是应该的。但是,当朱云樾回到房里向夫人说起此事的时候,夫人邹氏不悦,“我们家已有两男一女,大儿已经十二岁了,二儿十岁,小女也已八岁,如今再弄个不满周岁的小毛头来家,这算什么呢?将来,这孩子如何与我们自己的孩子相处?”
朱云樾听出了夫人话里话外的意思:这个孩子我不要,将来不能参与分家产。他想:这个女人平时还是知书达理的,怎么遇到这样的事情,就想不通了呢?但他也不好强迫夫人同意,因为那样,孩子即使过来了,也不会过得舒坦,但大是大非的问题他还是要坚持的。于是他安抚夫人的情绪:“徐朋琞和我是最要好的朋友,在扬州做生意那么多年,对我们家生意照应很多,这个你也是知道的。我在扬州盐台衙门已经承诺要抚养这个孩子,绝不能食言,否则,我朱云樾如何在扬州圈子里混?谁还能把我看成是大哥?我们晨泰商号还有什么信用可言?话又说回来,夫人你的想法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等到涵箐长大,咱们的孩子都成家立业,可能会有家产方面的麻烦。”

图片来自网络,与文章内容无关
“老爷说的是,我就是这个意思,你也不想将来孩子为了家产而祸起萧墙吧?”
“那就这样吧,”朱云樾打断了夫人的话,“涵箐过继到我们朱家,我把他放在扬州抚养、读书,结婚后,就让他自立门户,不参与我们朱家家产的事情,这样,你不能再反对了。”
听了朱云樾这样毫无商量余地的话,邹氏只能点了点头。毕竟也采纳了她的一部分意见,一个孤零零的孩子,妇人也有恻隐之心。
朱云樾在山阴逗留了半月,拜会了县衙官吏,和乡绅、故交聚会喝酒,办理了商号里的一些事务后,辞别父母,携夫人回到扬州。
在扬州,举行了简单的过继仪式,徐朋琞遗孤徐涵箐,改姓朱,名:朱涵箐。朱云樾专门请了奶妈负责朱涵箐的生活。
时光荏苒,光阴似箭,朱涵箐一直在扬州长大,已经十八岁了,成了一个相貌英俊的青年。在朱云樾的调教下,朱涵箐头脑机灵聪明,从小在商行里长大,对做生意有浓厚的兴趣,但不太喜欢读书,虽说私塾先生说“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但朱涵箐似乎志不在书。倒是继承了徐朋琞的不少优点:头脑活络,能说会道。
这些年来,朱云樾夫妇一直扬州居住,大儿子朱昕瑜在山阴成家立业,成了山阴家具几个家具作坊的大掌柜;二儿子朱昕樑在扬州娶妻生子,成了晨泰家具商行的大掌柜;朱云樾基本上退居幕后,成了名副其实“掌舵”的大东家。
朱涵箐十五岁下学后,朱云樾就让他在商号里帮忙做事,锻炼两年后,去年又将扬州的一个小铺子交给他负责打理。朱涵箐没有辜负父亲的一番苦心,把交办的差事打理得井井有条。但是他和在扬州的二哥朱昕樑相处的并不融洽,这个不融洽由来已久。朱昕樑心胸较狭窄,从小就不把这个弟弟当成自家人,因为这事不知道被父亲打了多少次。在扬州成家后,更是处处为难朱涵箐。朱涵箐成长过程中,也逐渐知道了自己的一些身世,处处谨慎做人,好在有父亲处处关心爱护,才得以少受欺负。

图片来自网络剧照,与文章内容无关
朱昕樑执掌扬州商号后,一次在售卖的红木家具中,以次充好,赚了一大笔银子。被在商行里帮忙的朱涵箐发现,认为这对晨泰商行的声誉将造成很不好的影响,朱涵箐告诉了父亲,朱云樾狠狠地骂了朱昕樑,朱昕樑对朱涵箐愈加不好。
朱云樾看出了其中的问题,才把远离扬州总号的一处小铺子交给朱涵箐单独打理,免得两个人在一起激化矛盾。当然,朱云樾也有安排:他准备在朱涵箐成年之后,把这个小铺面的房产分给朱涵箐,让孩子在扬州有立足之地,将来在自己百年之后也没有什么牵挂了。
尽管二哥朱昕樑处处为难,朱涵箐依然对他毕恭毕敬,从不冒犯。朱涵箐除了到父母面前请安外,也很少去晨泰扬州总号那边去,免得有事给父母添麻烦。
母亲邹氏看在眼里,对于两个儿子之间的不合,说也不好,不说也不好。毕竟她还是偏向亲生儿子,她想:最好的解决办法是抓紧让朱涵箐完婚,这样,朱涵箐独立门户,事情也就一了百了,免得夜长梦多,不知道以后还会发生什么不可想象的事。
一日,邹氏问朱云樾:“涵箐这几年在生意上大有长进,他的婚事如何打算呢?”
“我早就在想这个事情,一直在看有没有合巧的人家闺女。那天在和吴牧山说这个事情,好像他的印染商号里有个二掌柜,这个二掌柜是北方人,说老家有个富户人家闺女在寻婆家,不知道行不行?”
“那你就再打听打听,涵箐也到成家的年龄了,虽然我不是他的亲娘,但也得为孩子考虑,要找一个和咱家差不多门当户对的人家女儿,不能让外人说咱们的不是,把涵箐的婚事办得风风光光的。”
第二天,朱云樾让小伙计给吴牧山捎口信,让他和他的二掌柜一起过来一下。
当天晌午饭后,吴牧山和二掌柜就赶过来,进门给朱云樾作揖行礼后,等不及地问:“朱东家,有何事吩咐?”
“先坐下喝茶,不是什么急事。”朱云樾笑呵呵地说。两人听了才放下心来。
“牧山,有一次你给我提过,说你的二掌柜老家有一个富人家的闺女要寻婆家,现在怎么样了?”
“哦,这事啊,我也不太晓得,二掌柜,你给朱东家说说。”
“朱东家,事这么回事,我老家海州安东的花园庄乔老爷家有一女,今年十七岁了,我看过,闺女长得也算俊俏。年上我回家的时候,乔老爷请我吃饭,在酒桌上说起此事,说我在外面见过世面,有没有合适的人家,给他闺女做个媒人。”
“是这样,我家涵箐也不小了,夫人在我面前催了几次。你们觉得和海州乔家的女儿,如何?”
“我看行!”吴牧山接了话茬,“三少爷仪表堂堂,也是做生意的一把好手,朱东家财贯维扬,海州乡下的乔老爷他是打着灯笼都难攀您这个亲家哦!”
“嗯,我觉得虽不完全门当户对,但两家还有些相同之处。”二掌柜接着说,“乔老爷虽然不能与朱东家相比,但在当地也算是富甲一方,女儿也读过几天私塾,与三少爷比较般配。”
朱云樾听了,很是满意:“牧山,那这个事情就交给你去办,朋琞走了十多年了,涵箐的婚事我们一定要办好,算是对得起朋琞在天之灵了啊!”
“好的,我一定办好,明天我就让二掌柜回海州提亲。朱东家,你把三少爷的庚帖给我。”
朱云樾把早已请人写好的庚帖交给了吴牧山,要留他们二人吃饭,吴牧山高兴地说:“我和二掌柜现在回去,二掌柜赶紧准备一下,明天一早就启程去海州,这饭留着,等喝三少爷的喜酒再吃吧。”(待续)
转载请注明:大掌柜夫妇个人资料潮州人,大掌柜夫妇个人资料身高 | TIKTOK导航 TK123导航 | TikTok运营网址资源导航 TikTok Shop TK小店资源导航 【TK要要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