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来自网络)
(接上文)
第二十七章 累哭了,新家
从柳河洗澡回来,同学们有些累了,女生便爬上西阁楼休息了。
三个男生犹犹豫豫地爬上了东阁楼,看着里面的棺材,坐在一边不敢睡觉。
这时,陈队长说话了:“怎么了,是不是 非得我上去陪你们睡觉啊?”
三个男生互相看了看,郝红军说:“算了吧,您也累了一天了,陪我们您该休息不好了。我们能行。”
队长笑了:“就是,三个大小伙子,还怕一个空箱子吗?”
三个男生不好意思地笑了。
……
趴在阁楼上,郝红军借着油灯,给肖琴写了一封信。
夜里,他做了一个梦,梦见和肖琴紧紧地搂在一起,他,梦遗了。
八月下旬正是收割稻谷的时节,社员们一字排开,挥汗如雨,挥舞着镰刀抢收稻谷。一定要在秋雨来临之前完成收割、脱粒、晾晒、入库等工作。
这个时候,不论是在田间还是在地头、不论是在路上还是在场院,到处都是忙碌的身影,人们的脸上荡漾着收获的喜悦。
然而,郝红军他们的喜悦还没来得及展现出来,就被那繁重的劳作打得体无完肤,支离破碎。
那种疲劳的程度和艰苦的状态是他们从未体验过的,是他们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到的。
他们的双手布满了层层血泡,腿和脚被庄稼划出道道血痕,面目黝黑、浑身是土。
休息的时候,他们瘫倒在地头上,横七竖八,分不清男女。
“喝绿豆汤了,喝绿豆汤!”一个社员挑着两大桶绿豆汤走了过来。
社员们都围拢过去喝绿豆汤,郝红军他们几个人躺在地上,根本不想动。
陈队长和燕子走过来叫大家起来,燕子有气无力地说:“你们去喝点绿豆汤吧,要不然会中暑的。”
燕子戴着一顶大草帽,一缕头长发垂在额间,往下滴着汗珠,看得出来,燕子也很累。
郝红军站了起来,招呼大家道:“都起来吧,喝点绿豆汤吧。”
岳红萍把手伸向郝红军,让他把她拉了起来。其他几个人互相搀扶着站了起来。
看到这样的狼狈相,郝红军乐了,说了一句:“怎么像败军伤兵似的。”
大家排队领来绿豆汤,端着碗坐在土坎上,默默地喝着,喝完之后,便把碗扔在地上,两眼发直,默默地发呆,都不想说话。
忽然叶诗琪把头靠在了段超的肩上哭出了声:“太累了,我太累了!我受不了了!”
几个女生也跟着抹眼泪,燕子也跟着哭了。
中秋节前夕,队里为他们六人重新安排了住处,他们便从队长家搬了出来。
大家非常兴奋,终于有自己独立的住处了,这样一来,大家做事就更加自由一些,同时也不给队长家添麻烦了。
队长领着大家,前往新的住处。
走了一段村里的正街,便拐上了山坡小路,小路两侧都是旱地,种的是红薯、花生还有玉米。
再往上走,经过了一个水井。队长说这是一个蓄水井,是由山上渗下来的泉水一点点蓄积而成的。
穿过一片小树林,便来到了一个岩壁之下。陈队长指着岩壁说:“到了,这就是你们的知青点。”
当他们看清楚他们的新家的时候,都惊得目瞪口呆。
这哪是房子啊,这就是一个大山洞啊!或者说就是一个堡垒。
在这峭壁之下有一个天然的洞穴,洞穴不深,但洞口很宽。大石块垒成的石墙将洞口封住,墙壁上开着几扇窗子和两扇小门。岩壁上写着几个大字:“农业学大寨!”
门前是一个院子,院子四周围了一圈稀稀拉拉木栅栏。院子的一侧盖了一间小平房,有烟筒,估计是伙房。
陈队长说:“这个洞冬暖夏凉,非常舒服。解放前放过国民党军队的弹药,后来一直作生产队的库房。你们就先住在这吧,有什么困难和要求就跟队里说,队里会尽量解决的。”说完就离开了。
大家面面相觑,在门口站了好一会才推门进去。
进来之后,发现这个洞穴还是挺宽敞的,洞穴中间垒着一堵墙,将洞穴隔成两个房间。
房间已被打扫干净,靠墙是一张用木板架起来的大通铺,上面铺着厚厚的麦草。门口窗户下面有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还有一些农具。
几个女生看见这样的情景,都撅起来嘴巴。
郝红军从背包里掏出一只手电筒按亮,向洞穴深处走去,岳红萍紧紧地跟在身后,一步一步往里走。
走了二十几步便倒头了,没发现什么东西,只是在地面上躺着两截半块石碑。郝红军照了照上面的文字,没看懂,于是两人走了回来。
郝红军说:“这间房子还比较干净,就作女生宿舍吧,男生就住旁边那一间吧。”
大家谁也没说话,默默地搬进各自的行李、铺好床铺,然后不约而同地来到了院子一侧的伙房里。
伙房里有一张大桌子,周围有一圈长条凳,大家便围坐在桌旁。
段超说:“真没想到会住在山洞里。”
王一鸣说:“会不会变成白毛女?”
郝红军说:“既来之,则安之,以后,咱们再想办法改造它。”
余娟说:“郝红军说得对,我们不是来享福的,我们是来锻炼的。”
郝红军说:“现在重要的是,我们是不是应该选个负责人出来?”
大家不假思索地说:“就你吧。”
郝红军说:“我认为余娟合适。”
大家一致通过。
接下来,制定了一系列较为详细的规章制度,分别为:做饭挑水,夜间值班,室内外卫生等。六个人两人一组、男女搭配,按照排好的顺序执行上述工作。
当天,郝红军和岳红萍一组,负责做饭。
郝红军去坡下蓄水井挑了一担水,一路上磕磕碰碰,回来后只剩下半桶水了。
挑第二趟水的时候,是岳红萍和他一起去的,这一次是两人把水抬回来的。
由于在队长家学过烧柴灶的技能,郝红军和岳红萍勉勉强强地把这顿饭做了出来。
大家也不挑拣,高高兴兴地吃完了这顿饭,毕竟这是他们第一次独立开伙。
第二天是中秋节,晚饭的时候,燕子来了,她拿来了一条腊肉和一坛子包谷酒。
燕子说:“这是我爸让我送来的,让你们自己过个节。”
几个孩子非常感动,连连感谢燕子爸爸。
郝红军对燕子说:“燕子,跟我们一起过节吧。”
燕子点点头:“好吧,我帮你们烧饭。”
郝红军带头,把从家里带来的罐头、咸菜、松花蛋都拿了出来。同学们也把各自的私货都拿了出来。
在燕子的帮助下,一桌丰盛的晚宴摆好了。
郝红军给大家倒酒,叶诗琪、岳红萍和燕子表示不喝,余娟说:“倒上吧,今天是中秋节,多少喝一点吧。”
于是,每个人的面前都有一只酒碗。
余娟站了起来,端着酒碗说:“中秋节应该是团圆的日子,咱们离开了家,离开了父母,来到了这里,那咱们就是一家人,为了咱们一家人在这里团圆,干杯!”
大家举起了酒碗,竟然全都一口喝干了。
接着余娟又说:“咱们来到这里,不是来享受的,是来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咱们应该不怕苦不怕累,为建设新农村贡献一点力量。来,再干一杯!”
于是大家又干了一碗。
郝红军拉住余娟说:“余娟,别再喝了,吃点菜吧。”
吃着喝着,岳红萍哼起了歌,大家一听,旋律很熟悉,便跟着唱了起来:
让我们荡起双桨
小船儿推开波浪
海面倒映着美丽的白塔
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
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
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
……
唱完这首歌,岳红萍又独自唱了一首《洪湖赤卫队》的插曲:
娘的眼泪似水淌,
点点洒在儿的心上,
满腹的话儿不知从何讲,
含着眼泪叫亲娘,娘啊!
……
唱着唱着,岳红萍趴在桌上哭了起来,她抽噎地说:“我想我妈了!”
月亮很圆很圆,在皎洁的月光下,这群十六、七岁的孩子搂在一起,哭成了一团。
(未完待续)
转载请注明:《娘的眼泪》完整版,娘的眼泪简谱教唱简谱 | TIKTOK导航 TK123导航 | TikTok运营网址资源导航 TikTok Shop TK小店资源导航 【TK要要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