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听的粉丝名和应援口号,好听的粉丝名和应援口号女

TIKTOK资讯 2年前 (2023) code
19 0

12月24日早上7点36分,饶毅的公众号“饶毅科学”发表了1300字的文章连用两个问号,题为《这几天网暴饶毅的是什么人?为什么?》。这篇文章中,饶毅给攻击自己的张文宏粉丝们起了个新名字:“乃一群”

好听的粉丝名和应援口号,好听的粉丝名和应援口号女

一、冗长连续剧

“乃一群”是什么梗,暂且按下不表,下一部分我再来说明。为什么说饶毅的这篇文章是“连续剧”的第四部?先来看看“前情提要”:第一部:饶毅长文质疑;第二部:作家檄文声讨;第三部:舆论狂潮来袭

第一部,是饶毅在12月19日发表的长文《对上不必逞能,对下不宜逞强:疫情双方代表性人士都应该实事求是》,这篇文章对以张文宏为代表的某些专家的专业性,对连花清瘟有效性提出了质疑。

好听的粉丝名和应援口号,好听的粉丝名和应援口号女

第二部,是作家张明扬在12月20日发表的文章《饶毅又在批张文宏了,但他从来不怼梁万年吴尊友》,这篇文章隐隐暗讽饶毅“挑选对手”“欺软怕硬”,由于浏览量较大,对饶毅造成了不小的破坏力。

第三部,是饶毅遭到了众多网友的抨击后,在12月21日发表的《致:为造神而践踏原则、牺牲科学的伪君子们》,似乎并没有扭转舆论的风向。

好听的粉丝名和应援口号,好听的粉丝名和应援口号女

二、情节新发展

说完前情提要,咱们进入第四部,看看24日的这篇文章到底说了些什么。从我的角度来看,这篇文章可以概括为:澄清一个立场、确定自己位置、命名一个人群、实施精准打击

什么是“澄清一个立场”?文章认为饶毅此前的表态没什么攻击性,是“四平八稳”的,并不是“夹枪带棒”的。网络上的沸沸扬扬,始作俑者并不是饶毅,而是那个作家张明扬。经过张明扬的渲染,才有很多人笃信“饶毅攻击张文宏”是事实。

好听的粉丝名和应援口号,好听的粉丝名和应援口号女

饶毅此前的发文我也曾专门写文章评论过,我认为饶毅在文章中并没有对张文宏进行人身攻击,但的确对张文宏多次公开讲话内容的靠谱程度,张文宏博士论文的7000字雷同进行了质疑和否定。

我认为,如果要用“四平八稳”来形容饶毅的发文,那么这个“四平八稳”用得恐怕过于四平八稳了

好听的粉丝名和应援口号,好听的粉丝名和应援口号女

什么是“确定自己位置”?文章认为,饶毅在学术圈的“辈分”,可以算是张文宏的老师,跟梁万年属于同辈,比钟南山低一辈。“奇怪”的是,钟、梁尚且没有不高兴,张文宏的拥趸反而被刺激了。

饶毅此前的发文中,的确也提到了钟南山。我认为,论辈分,钟南山的确算得上是德高望重的老前辈

好听的粉丝名和应援口号,好听的粉丝名和应援口号女

但不能忽略的是,学术圈有学术圈的规则,有些事是要“论资排辈”的,舆论场可不看这一套,要不然那些出道不久的小鲜肉,凭什么动辄拥有数以万计的“铁粉”,一颦一笑,牵动万人心呢?辈分和网络影响力,不存在什么正相关

什么是“命名一个人群”、“实施精准打击”?文章给一类人命名为“乃一群”,原文是:批评饶毅的,乃心理扭曲而受创伤的一群(乃一群)。与此同时,还不让给饶毅贴上了“图羊科学家”的标签,给“饶毅科学”的小编贴上了“图羊图那一物”的标签

好听的粉丝名和应援口号,好听的粉丝名和应援口号女

“图羊”代表的是英文“too young”,“图那一物”代表的是英文“too naive”,前者的意思是“太年轻”,后者的意思是“太天真”。那么“乃一群”又如何定义呢?

文章把因为张文宏一句“某员带头”而喜欢上他,不讲事实,不讲科学,只讲屁股和立场的人,称为“乃一群”。

文章认为“乃一群”中本来有不少人也粉饶毅,原因有二,一是因为饶毅是个海归;二是因为饶毅喜欢批评国内的某些人和事,但是看到饶毅质疑尹烨、张文宏,便跳起来对饶毅群起而攻之。

好听的粉丝名和应援口号,好听的粉丝名和应援口号女

文章对“乃一群”进行剖析,说他们平日里号称自己是“德先生和赛先生”(中国新文化运动期间的两面旗帜:“皿煮”和科学)的拥护者,但一旦跟别人意见不一,就开始攻击科学(此处,饶毅指的应该是自己的质疑受到攻击),同时也不提什么“皿煮”了

在我看来,给一群人起个名字方便说明问题,本不是什么稀奇事。可是一来“乃一群”三个字实在说不上好听,更何况加上了“心理扭曲”和“受创伤”这样的词语;二来这攻击面着实有点大,很容易招来更大规模的舆论狂潮

好听的粉丝名和应援口号,好听的粉丝名和应援口号女

从饶毅公众号近期发文的风格来看,相较以往似乎有点“情绪化加重,冷静略显不足”,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感受。不知道你的感受是什么?

三、也论张文宏

批评张文宏的人,总是离不开四件事的,按事情发生的先后顺序来看:第一,博士论文7000字雷同,尽管是综述部分;第二,不曾亲自到武汉一线抗疫,他的很多同事都去过;第三,多次对疫情的进展给出乐观预期,但证据不足;第四,论文里说确诊者中有98%是无症状,与亲身感受完全不同。

好听的粉丝名和应援口号,好听的粉丝名和应援口号女

客观来说,论文雷同确实存在复旦大学的“不构成学术不端”的结论,也并不是没有争议。张文宏的确没去过武汉一线,但跟他经历相似的医生大有人在。乐观的预期的背后,确实没有什么特别不容置疑的铁证。论文中的数据,至今很难被证实或证伪

支持张文宏的人,有一些喜欢他朴实无华的表达,有一些喜欢他快人快语的风格,有一些从他的话里获得了信息和希望,有一些支持他的观点和立场。能说这样的支持没有道理吗?我认为不能

好听的粉丝名和应援口号,好听的粉丝名和应援口号女

归根结底,我对整件事的看法是:

第一,人无完人,把任何一个人放在高倍显微镜之下,都能找出瑕疵或者问题;

第二,聆听者对表达者的误解随处可见,饶毅和张文宏在老百姓眼里都是表达者,很多人看到了自己想要看到的,自动过滤了与自己观点不同的信息;

第三,整件事始于饶毅从“科学的专业和严谨”角度对张文宏的质疑,此后被曲解为饶毅对张文宏的人格攻击,又演变成很多网友对饶毅和张文宏的人身攻击,每一步看起来都惊心动魄,同时也有点匪夷所思

好听的粉丝名和应援口号,好听的粉丝名和应援口号女

冗长连续剧,情节新发展,对饶毅和张文宏两位专家,你有何看法?对整件事的来龙去脉,你又有何观点?来评论区聊聊吧。

关注@缪老师妙笔生花,看更多教育观点。

#家长百问百答# #大有学问##头条创作挑战赛#

相关文章